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多数女性都晚婚晚育,年轻时都在打拼挣钱,然而到了想要结婚生子的时候,可能一些身体年龄的原因,导致不能自然怀孕,从而转向 试管婴儿 技术助孕。专家说到,如果患者使用不适合的促排卵方案,可能会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比较短方案、长方案等传统促排方式而言, 微刺激采用更温和的方式去抢救每一个卵子,或许会成为大龄人群试管的新选择 。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生殖医学科武卫华
同样的促排,每个人的结果却千差万别!
年龄首先拉大了贫富差距
从卵巢储备的角度,30岁是富婆,40岁尚能温饱,45岁就是赤贫了。
年龄 | 每月自然怀孕概率 | 试管统计成功率 |
30 岁 | 20% | 80% |
40 岁 | 5% | 30% |
45 岁 | 1% | 5% |
其次,即使同一年龄段个体差异也很大
主要体现在 卵巢储备水平不同(AMH) , 基础卵泡个数不同 (AFC - Antral Follicle Counts),和卵巢功能及对药物的反应不同 (FSH) 。
这三个指标决定了每个患者的促排结果,有的人可以取到二三十颗,有的人只有一两颗,甚至是空泡。
卵巢库存 | 充足 | 衰退 | 严重衰退 |
AMH 卵巢库存指标 | >2 | 2-0.8 | <0.8 |
FSH 促卵泡生成素 | <10 | 10-15 | >15 |
AFC 基础卵泡个数 | >=6 | 3-6 | <3 |
对于卵巢库存属于 “衰退” 或 “严重衰退” 的患者,有时候大促并不能获得好的效果,反而加重了患者的负担。这些失败的尝试促使医生们开始改变思路。
医生说: “ 对于身体情况不好的患者,如果使用大剂量药物既无法增加卵子数,也无法提高卵子质量,为什么还要选择大促呢?! ”
什么是微促?
微刺激促排卵 简称“微促”
比较传统长方案、短方案等“大促”而言
采用小剂量药物和温和的促排手段
每次获得数量较少但平均质量更高的胚胎
相对于部分患者来说,如果采用传统的促排方案,不仅难以获得好的胚胎,而且会加重卵巢负担,不利于后续治疗。
从理论上说,1颗卵子就可以是1个孩子,卵巢排出的第一个卵子是质量最佳的,而其后通过促排的卵子质量则为第二,第三或第四。因此,相对于传统大促方案,微刺激方案的关注点是质量而不是数量。
第一类 是大龄、卵巢有早衰迹象,卵子储备不足的患者。 从激素上看有FSH高于10,AMH低于0.6等指标。 高龄、 卵巢早衰 患者体内多是酸性较强、半衰期较长的FSH亚型占优势,一般使用含较高酸性FSH亚型的尿源FSH进行微刺激促排,更有益于女性卵母细胞成熟。
第二类是 多次采用大促方案失败的患者 ,可以考虑采用微刺激,尝试获取数量更少但是有可能质量更好的卵子,以提高培养成功率。
第三类是 自身身体对激素药物敏感的患者 ,也可以采用小剂量促排的方式。
微刺激实施的难点不在于促排卵,而在于培养技术。研究统计数据,一个周期的微刺激平均取卵2到3个。为了保证卵子质量的充分发挥,医院对培养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
关注卵子质量而不是数量
理论上说1颗卵就可以是1个孩子,统计数据3-5个优质卵子就可以生出1个孩子,即使用大促促出10~20个卵,通常也只有第一梯队的3-5个卵子是最好的,后面的大多都会在培养和移植过程中掉队。
降低对身体和卵巢的负担
对身体负担小:使用激素带来的身体不适感明显减轻,没有卵巢过度刺激(OHSS)的风险,少量的激素很快就会被代谢掉,也降低了远期的妇科风险。
取卵过程更轻松:取卵手术可以不需要全身 麻醉 ,流血少,术后恢复快。
微促不透支卵子,每个月可以连续做,也没有次数限制;而大促每次促排之间要间隔三个月,而且不建议超过6次。
将 “大步快跑” 变成 “小步慢跑”
微促每次取得个数少但平均质量更优的卵子,每个月可以连续做,周期取消率低。
对于大龄、卵少、卵巢功能差的患者而言,微促虽然速度慢,一般来说累计3-5个周期都可以获得足够好的胚胎,保证移植的成功率。
从患者的治疗过程看,微刺激就像把“快跑”变成了“慢跑”,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努力。但对于卵子储备少或高龄女性而言,微刺激是更加合适她们的方案。
无论卵巢储备生育力的高低,做母亲只需要一颗好的卵子!越是情况不好的患者,越需要持续的努力,用时间去寻找那一颗最好的卵子,坚持身体调理,多次尝试就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