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昭玲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第四批名中医,国家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世界中医联合会妇科分会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 40 余年,训古求勤,对妇科疾病尤其是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子宫切口假腔、宫腔粘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疑难杂病的中医药治疗独具匠心。笔者有幸在国家名中医传承室 - 尤昭玲妇科工作室随师临诊,获益匪浅,兹将尤教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浅述如下。
1. 详参病因病机
多囊卵巢综合征( PCOS )是一种以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临床表现为月经不调、不孕、肥胖、多毛、痤疮、黑棘皮症。尤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四种出血表现: 1 、停经 >2 个月; 2 、每月行经 2 次; 3 、经期延长( >15 天)、淋漓难尽; 4 、月经量时多时少。 多囊卵巢综合征在中医古书中无专属病名。根据其主要临床表现可归属于闭经、月经后期、不孕、癥瘕等范畴。多囊卵巢综合征病因病机多为肾、肝、脾三脏功能失调,外加痰湿、瘀血等病理产物侵袭,二者互为因果作用于机体,使肾 - 天癸 - 冲任 - 胞宫轴功能紊乱而致病,临床以虚实夹杂证常见。尤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基本病机为肾虚,肝郁、痰湿、血瘀为其主要病机。
1.1 肾虚为基本病机
《妇人规》曰:“经候不调,病皆在肾经。”肾主生殖,为天癸之源、冲任之本、先天之本。中医认为,月经的基本物质是血,脏腑为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血同源而相互滋生。天癸是产生月经不可或缺的物质,而肾气的盛衰主宰天癸的至与竭,《傅青主女科》曰“经水出诸肾”。肾之阴阳充盛,是女子孕育的根本。肾气亏虚不能化生精血为天癸则冲任不调,诸经之血不能汇集冲任而下,血脉不盈而形成月经失调及不孕。同时肾精亏虚使卵子缺乏物质基础,难以发育成熟,此外,肾阳亏虚不能鼓动肾阴的滋长,使气血运行乏力而瘀滞冲任胞脉,导致卵子排出受阻。因而肾虚是排卵障碍的根本原因。
1.2 肝郁为主要原因
《妇科要旨·种子》曰“妇人无子,因经水不调,经水所以不调者,由内有七情之伤。”肝主疏泄,喜条达恶抑郁,若素性忧郁或七情六欲纷扰,使肝之疏泄失职,气机郁滞,冲任血海不宁,导致月经失调、不孕、痤疮或多毛等。冲任瘀阻,阻隔精卵,又成不孕。另外由于精血同宗,肝肾同源,肝之疏泄与肾之闭藏功能失调,亦会导致女性月经失常。
1.3 痰湿为发病关键
《丹溪心法·子嗣》云“若是肥盛妇人,禀受甚厚,恣于酒食之人,经水不调,不能成胎,谓之躯脂清溢,闭塞子宫。”“脾为生痰之源”,若脾失健运,水精不布,聚湿生痰,或蕴滞胞宫,则见经少、闭经、不孕等;或浸渍四肢肌肉,则见形体肥胖、多毛。脾正常运化水湿之功依赖于肾阳的温煦,若肾阳不足,命门火衰,则脾阳不振,运化失职,湿聚成痰,停于少腹胞中,而至卵巢增大,包膜增厚。
1.4 瘀血为常见诱因
女子以肾为本,以血为用,若肾气不足无力推动血行,则血行迟滞而成瘀。瘀血阻滞,冲任不畅,血海不能按期盈满或血行难下而见月经推后甚至月经停闭;也可造成血不归经而妄行或瘀滞胞宫而见崩漏或不孕。
2. 临证巧用药对
2.1 菟丝子 桑椹子
菟丝子性微温味辛甘,归肝、肾、脾经。不燥不腻,既能滋任益髓,又能助阳固精,为平补肝肾之良药。 《本草汇言》谓“菟丝子,补肾养肝,温脾助胃之药也。但补而不峻,温而不燥,故入肾经,虚可以补,实可以利,寒可以温,热可以凉,湿可以燥,燥可以润。非若黄柏、知母,苦寒而不温,有泻肾经之气;非若肉桂、益智,辛热而不凉,有动肾经之燥;非若苁蓉、锁阳,甘咸而滞气,有生肾经之湿者比也。”桑椹子性微寒味酸,归肝、肾经,有补血滋阴、生津止渴、润肠燥等功效,《滇南本草》言“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 尤教授取中医“以形补形”之意,用其配合菟丝子平补阴阳,滋肾填精,使温而不燥,补而不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之肾虚不孕疗效显著。
2.2 月季花 橘叶
月季花性温味甘淡微苦,功擅活血调经,疏肝解郁,入肝经偏走血分,能和肝散瘀解毒,为一香而不燥、清而不浊、和而不猛之中药;橘叶性苦辛平,功能疏肝,行气,化痰,消肿毒,入肝经偏走气分,两者相须为用,一花一叶,疏肝理气,行气活血。促进经血顺利排泄。
2.3 党参 黄芪 白术
党参性平味甘微酸,益气健脾,养血生津,守而不走; 黄芪性温味甘,补气升阳、走而不守;白术功擅健脾益气,燥湿利水。《脾胃论》言:“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尤教授深谙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有摄血纳气之功,因而卵泡之生长、内膜之柔韧亦需后天脾胃水谷精微的充养,此三药相伍,益气血生化之源,使脾气健运,痰湿得除,经水自调。
2.4 山药 白莲
山药味甘性平,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在滋补药中“诚为无上之品”。白莲补肾强精、益气和血,为“莲中珍品”。两药相须为用,补气养血,共奏健脾益肾助卵养膜之功。临床多囊卵巢综合征内膜薄者多用之。
2.5 大血藤 鸡血藤 益母草
大血藤性平味苦,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之功,《陕西中草药》言“抗菌消炎,消肿散结,理气活血,祛风杀虫。治阑尾炎,月经不调,崩漏 ...... ”鸡血藤味苦甘温,功能活血补血,舒经活络,鸡血藤的特别之处在于当它的茎被切断后,其木质部立即出现淡红棕色,随之变成鲜红色汁液流出,类似鸡血,人们因而称之。益母草性苦辛微寒,功能活血祛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为妇科经产要药,故有“益母”之称。三药配伍,活血之力倍增,调经之功益著,兼顾利水祛湿之效。为尤教授治疗 典型多囊卵巢综合征证见月经推后、月经量少者必用之药。
2.6 白茅根 荆芥
白茅根性甘寒,凉血止血,清热利尿。荆芥性辛微温,祛风解表,理血止血。白茅根偏寒,荆芥微温,二者相配,使凉血无寒凝,止血不留瘀。对多囊卵巢综合征证见月经淋漓不尽者疗效颇佳。
2.7 大腹皮 冬瓜皮
大腹皮味辛性微温,辛以行散,温而能通,宣发之力强,性善下行,既能行气疏滞,宽中除胀,又能利水消肿。冬瓜皮味甘性凉,药性平和,利水消肿之力和缓。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大部分表现为痰湿所致肥胖,此两药配伍,一长于行,一善于利,一峻一缓,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共奏健脾利水、行气消痰之功,且无功力过峻之虞。
2.8 淡竹叶 桑叶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清热泻火,除烦利尿。桑叶味苦甘性寒,疏散风热,长于入肝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二叶相伍,轻清宣散,一者入肝经清肝热,二者上行清头面诸热,对清除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的面部痤疮尤其适用。
3 病案举例
廖某,女, 33 岁, 2014 年 4 月 25 日初诊,主诉未避孕未孕 5 年。患者 13 岁月经初潮,既往月经 1-5 月一行,经期 7 天,月经量少,色暗红,有血块,轻微痛经。 LMP : 2014 年 4 月 20 日,服达英 -35 治疗一个月,症见:毛发浓密,乳毛,心烦易怒,经前乳房胀痛,白带量多,纳寐可,二便调。舌质浅蓝,苔薄白,脉弦细。 2013 年 3 月 19 日查内分泌六项示: FSH 5.33 U/L , LH 25.37 U/L , T 0.575 mmol/L 。 2013 年 3 月 10 日阴道 B 超示:子宫大小 45*32*45mm ,内膜 6.5mm C 型,左卵巢 15*36*20mm ,右卵巢 23*28*20mm ,双侧卵巢多囊样改变。西医诊断:原发性不孕,多囊卵巢综合征。中医诊断:不孕症,肾虚肝郁型。医嘱:忌发物,监测基础体温,中药尤氏“助卵方” 14 付加减,基本药物组成为:党参 12g ,黄芪 12g ,白术 12g ,山药 15g ,百合 10g ,白莲 15g ,菟丝子 10g ,桑椹子 10g ,月季花 5g ,橘叶 10g ,大血藤 12g ,鸡血藤 12g ,益母草 12g ,葛根 10g ,黑豆 10g ,黑枸杞 10g 。次日始服,日一剂,水煎服。同时配合暖巢煲 2 个煲汤服, 7 天一次。此外嘱患者月经周期第 11 天开始行阴道 B 超监测排卵,以便结合基础体温指导同房。上方加减治疗 4 个月经周期后患者多毛,心烦等症状有所改善, B 超监测有优势卵泡形成,效不更方,续服中药调理,于 2014 年 11 月 12 日复诊自述查血 HCG 1085.7IU/L ,无腹痛及阴道流血。予“养胎方” 10 付加减配合安胎煲 2 个药食同服,并嘱患者注意休息,不适随诊。
按语:本例患者为肾虚肝郁而冲任不调,致月经量少、不孕。尤教授从肾、肝、脾三脏入手,运用自创助卵方随证加减,补肾益精,疏肝行气,健脾助膜。临床应用疗效满意。
4 小结:
药对是单味中药与若干方剂之间的桥梁,是许多方剂隐含的规律性特征与辩证施治内涵体现 [2] ,是祖国医学的精髓。药对形式独特,药简力专。尤教授临床上衷中参西,承古拓今,长期收集、整理、验证妇科药对,在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过程中,在辨证的前提下,在古方或自拟方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体现中医遣方用药特色,为临证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治疗用药拓宽思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在校硕士研究生:姚婷整理